介绍一下你自己和所做的工作。 🔗
我是生活在上海的小说家。也不务正业地做一些翻译(即将退役),写一些有关当代艺术的「疑似评论」。2014 年起创立了(几乎)每日更新的微信公号「意思意思(petite_mort)」,内容以冷笑话、城市摄影、300 字左右的小故事及刊发于媒体的长文章等,部分(重要)目的是批判微信公号这种媒介本身。
你的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是什么? 🔗
还没有转折……只有渐变。以前写较多书评,但感觉一边写小说一边写书评有点像一边做运动员一边做裁判。最近开始多写一些艺术评论,感觉就相对自由了。
工作中的一天你是怎样度过的?周末呢? 🔗
工作日一般会凌晨 2 点左右睡(如果要看欧洲足球就 5 点睡),睡到中午 12 点后自然醒。午餐后可能上上网,或者出门看展览,或者打羽毛球(每周一次),偶尔也会写小说或者写稿子。然后会自己烧个晚饭或者外卖或者出门和朋友吃个晚饭,之后可能看电影或者在家看片或者写写小说,总之没有太多规律。午夜前花些时间更新「意思意思」。周末会做些讲座,看展览或者和朋友吃吃饭什么的,和平时也没有太大分别。
你都有使用哪些硬件? 🔗
工作主要用 MacBook Pro。拍照就用手机(一个破破的 iPhone SE)。从前拍照还用 Leica M6 胶片机,但成本太高又太重了。
软件呢? 🔗
Word。iMovie。Keynote。总体上不太在乎用什么软件。
你常关注的信息源都有哪些? 🔗
feedly.com 订阅的各种文化艺术类 RSS。包括 IPN 和博物志在内的各种 Podcast。
微信公号和朋友圈、豆瓣、微博、Mail list(比如 e-flux 什么的)。
实体的比如讲座啊、展览啊还有道听途说八卦小道等等。
你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是什么? 🔗
只需要安静以及吃饱。其他都无所谓。
你都有哪些工作/生活习惯? 🔗
写小说时一般会酝酿(也就是脑子里想想或者做一些资料收集工作)一段时间,然后争取想出一个题目。想出题目后,会集中在三到四天里把小说(指一万字左右的短篇)写完。放一两天后再稍微修改一下。一般交稿时间会比约定的稍晚几天,但不会晚到编辑抓狂的程度。生活习惯主要是要睡得足足的,吃得饱饱的!
你平时获得灵感的方式有哪些? 🔗
一般从淘宝上买……好吧……从字面上说,「灵感」就是那种不知究竟来自哪儿的想法。但根据经验——首先,越是繁忙的时候,灵感就越多。「越有灵感,就越能获得更多灵感。」
其次,越是不相关的地方,越容易找到灵感。比如去听听建筑师和厨师的讲座,看看台风的路径,逛逛马路或者读读居委会黑板报上的骗局故事,都有可能对写小说有帮助。
你如何理解「利器」? 🔗
对于创作者来说,利器是自己。其他都是辅助。作为小说家,大概需要保持体力、感受力、开放的心态,总是寻找准确及新颖的表达,也许就够了。
推荐一件生活中的利器给大家。 🔗
词典。对于小说家来说,词典就是材料库。对材料本身的研究对写作很重要。不过这词典不仅指纸质的,也可能是电子的;不仅是中文的,也可以研究一下英文词典,在文化差异中寻找灵感;也不仅是权威的,还可以看看 Urban Dictionary 那种 UGC 式的新词词典。
◇
点击 加入利器社群 ,你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利器。
◆
利器,创造者和他们的工具
网站:https://liqi.io;微博:@利器 IO
联系合作:bob@the-offlin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