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ps:欢迎关注利器公众号:liqiio,获取更多有趣内容。
2016 年订阅了「利器」的公众号,获得很多启发,后来按照利器格式弄了一个稿子,但是 2017 年初整体工具平台有了升级,于是更新了原稿,改为 2.0 版,发出来,请大家批评指正,或者推荐更多利器。
介绍一下你自己和所做的工作。 🔗
我叫倪考梦,81 年出生,浙江温州人,厦门大学毕业,留学法国,获硕士学位,归国后一直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。平日里,我喜欢阅读,尤其是心理学和信息化方面的书籍。去年我在 TED2China 联合创始人 Oliver Ding(丁健)老师的推荐下,加入了认知科学家阳志平老师创立的「开智书友会」,从此开始混迹于「时间原点」,每天接受业内大咖们的智力碾压,享受「同侪压力」带来的乐趣。
你的职业生涯转折点是什么? 🔗
我的职业生涯转折点出现在 2010 年,在这之前的五年时间里,我都在埋头看书,不问世事。这一年温州时任领导决定成立官方智库,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。大家推荐人选来筹建这个智库,很多人推荐了我。那年我鼓起勇气,接受了这个挑战,从此每天开车往返于市郊的县城和城区的市府之间,从 0 到 1,创建了现在我所在的单位——温州市决策咨询办公室,又从市内到域外,完成了庞大智库网络的构建,再从线下到线上,完成了智慧社群的建设。
回首过去的七年时间,我如同经历了一次体制内的创业,实现了从书斋到社会的转型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之前积累的知识得到了实践检验的机会,同时又在实践中从哪些优秀的专家那里学会了更多。有俏皮话说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」,现在我的工作有很大一块就是「跟专家打交道,向领导提建议」,或者说「出点子、抓落实」,很锻炼自己。
现在的我,官方头衔是「温州市决策咨询办公室主任」,是多个官方和非官方智库或类智库团体的组织者和参与者。我的工作比较丰富,包括「专家社群运营」、「课题研究管理」、「咨询研讨组织」和「信息宣传服务」四大块。我的工作流程就是接到任务(往往是研究选题),然后会选择相关的载体(做课题研究,做咨询研讨,还是做新闻宣传),最后会选择相应的专家(符合需要,确保效果最大化)。
大家如果对如何运营一个地方性智库感兴趣,可以读下我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的文章《 区域性思想市场打造与中国特色新型地方智库建设 》。
你都在使用哪****些硬件? 🔗
主力笔记本(MacBook Pro 2016)
2008 年 MacBook Air 刚出的时候,我就买了,发现除了切菜外,用户体验很差,关键是性能还不行。2011 年圣诞节时,我买了当年末代的 17 寸版,美版顶配,后来自己加了固态硬盘,感觉效果好一点,但是作为写作主力工具时,还是感觉太贵了,舍不得用,于是成了鸡肋。2016 年开始高频使用,很快就坏了,花屏修了一次,又坏了,目前第二次返修,苦不堪言,报价还很高,于是干脆咬咬牙,上了新版带 Touchbar 的 MacBook Pro 2016 年新版,这次感觉除了 Microsoft Word 在 macOS 下还偶尔会卡顿之外,用户体验极佳。必须承认,在过去的几年里,Mac版的软件有很大提升,很多过去只有 PC 版的工具,现在都有Mac版了,加上云服务盛行,两套系统间的功能差距缩小了。
家里台式机
经常升级,显卡都用较好的,现在用的是两年前买的 NVIDIA GeForce GTX 780 TI,板载和独显可以外接飞利浦和三星的 23、22、19 寸三个 LCD 和 LED 显示器,并通过投影仪连接到 100 寸幕布上,四屏幕,工作时一般只用三个,玩游戏时用一个。投影用来和家人看片。偶尔也装下,用无线键鼠软件把台式机和笔记本连起来,就可以吹牛说五屏幕了:)键盘是 Cherry 机械键盘,白色的,鼠标是蝰蛇的,以前鼠标垫是 ICEMAT 最经典的白色磨砂玻璃,十多年前在大学时参加 WCG 全国决赛时入手的,后来留学时带在身边压泡面盒子,不幸在儿子出生后被他打碎。
单位台式机
非常一般的联想机子,但是自己掏腰包买了个 23 寸的 HP2311f 显示器,并把家里换下来的老显卡装上(由于这类机器机箱都比较狭小,所以只装了 NVIDIA GeForce GTX 560 Ti ),再另外接上机器原有的显示器 HP Compag LE1711,加上同事换下来的另一个同款显示器,也实现了 三屏幕 。这个三屏幕不是拿来装的,而是真心拿来用的。
尼康 D90 + 定焦镜头 + EYE-FI 卡(已失效)
D90 买了很久了,偶尔拍下儿子和老婆,就用定焦镜头,便宜(几百),好看(大景深)。EYE-FI 卡很关键,装好配置好,拍照的同时,手机里可以同步无线传输照片,这个照片发到朋友圈里,画质可就不同凡响了。不过,EYE-FI 卡从 2016 年开始就停止无线传送服务了,一旦重装软件,就无法使用了。这个点非常值得吐槽。很多人也在吐槽,最后官方的折中解决方案是给 Mac 用户提供了一个小工具,可以继续无线传输,但 PC 和手机版已经不行了。
iPhone 7 Plus(128G)
从 2011 年开始就是智能手机的重度用户,起初是用 HTC,后来用三星,去年开始用 iPhone 至今。因为要随时处理大量信息,所以我的手机是长期使用,高频切换,最怕宕机。个人感觉 iPhone 极其稳定,非常靠谱。此外,有无指纹识别是质的差距。升级到 iPhone 7 Plus 后,拍照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了,每张照片都是一个微视频,谁用谁知道。
Microsoft Universal Foldable Keyboard
今年入手后一直爱不释手。最初想到用这个工具是因为觉得 iPhone 很好,但是生产力上不去,因为输入不便,于是购入这块可折叠的蓝牙键盘。其优点明显,一是无缝连接,可以绑定两个蓝牙设备,即开即用,即切即用。二是非常轻便,折叠后可放入口袋。三是续航极强,用了半年才充了一次电。四是触感极佳,敲击键盘时的感受比 Macbook Pro 的键盘好用,仅次于我单位和家里用的 Cherry 机械键盘。缺乏是价格不便宜,上京东要 500 多,上淘宝大概 400 多。八卦下,财新传媒、BetterRead 的王烁老师这是 iPad 加这款蓝牙键盘组合。
iOS 软件
微信
微信肯定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,我做智库社群运营都靠这个工具,2016 年时系统性梳理了自己的心得,在开智世界 app 做了一次直播分享《 魅力型连接者和群体智慧 》。前不久又写了一篇比较基础的《 提高微信使用效率的 17 个小技巧 》。
顺带推荐几个微信公众号:开智学堂,BetterRead,还有我自己写了几篇就停了的「梦享」。
Doit.im(付费版)
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,自我管理和任务管理的平台,云端数据同步,手机只是载体之一,有台式机就用浏览器版( MBP 的话可以用 app 版),借此管理自我。我有一整套「Doit + Word + Excel」的工具组合,对应「计划、试错、反思」的方法组合。Word 主要是我写日记反思,并且做计划(计划其实就是给自己设置框架),然后把计划列入 Doit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,很多事情是计划外的(框架之外的),我会选择大胆试错(塔勒布说的随机漫步)。事后会反思,看看之前的计划是否合理,如何改进。Excel 的行为量表,算是计划和行为的量化,让这个成长过程更好玩,游戏化。
大家如果感兴趣,可以去读完整文章,微信版叫《快速进步的秘诀》,豆瓣版叫《 个人学习经验分享 》。下面摘一些内容:
我现在的「新三宝」,分别是行动前的「计划」,行为中的「试错」和行为后的「反思」。
以我为例,我接受心理学上的双系统论,认为人类大部分时间都是无意识在自动加工,只有少部分时间才是有意识的意志在决断。有意识的意志资源非常有限,所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,最好是拿来做计划、反思等工作,除此之外,大部分时间里就让无意识参照前期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去试错。这里,为了放大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,实现超时空的自我控制,我综合运用了以 Doit.im 为核心的信息化工具载体。
印象笔记(付费用户)
印象笔记是我的外脑,的确好。个人 2015 年的经验分享参见《 印象笔记使用技巧 》。此外 IFTTT 也是超赞,先前各家工具打通不多,都靠他同步。现在手机端的 Workflow 和 Launch 听说很好,但我还不会用,正在学。
挖财记账理财
记账工具,一直在用,感觉界面、功能都不错。
Ai Search
在少数派报告里看到,用了后感觉很好,主要是可以在不科学上网的前提下,自由检索谷歌等平台的信息。
TED + 邮件 + 手机迅雷(已失效)
尽管我很不喜欢它老推荐那些福利视频,但是手机上若需要下载工具的话,我推荐它。个人的应用主要是下载 TED 视频。我是 TED 的重度用户,当初用 Android 版时几乎把它官方上的视频全部开车时当广播听完了,听完后感觉英文听力水平连升几级,口语语感都变好了。但转到 iOS 版后,发现无法下载,于是就订阅 TED 官方网站,每日最新更新,都会通过邮件收到,点开后,会有下载链接,直接复制,打开迅雷就会自动建立新任务,开始下载。下载完毕后,在迅雷平台下观看。
Feedly(付费用户)
我也算 RSS 的重度用户,把很多感兴趣的网站都订阅到这里,感兴趣的再发送到印象笔记存档。早期我用 Google Reader,GR 去世后,我就转 Feedly。最近 Feedly 改进了分享功能,可以把文章直接分享到微信,感觉犹如人类和兽族两个世界联到了一起一般,豁然开朗。这里顺带推荐下好的福利网站:Solidot,NEXT,少数派,小众软件,利器:)
即刻
之前觉得豌豆荚一览不错,后来发现新出的「即刻」更为自由,几乎什么都可以订阅,推荐。
Tower
团队管理软件,和同事之间协同办公,手机版、浏览器版,看情况而定。
得到、一席
得到的随便听还可以,适合打发时间,订阅频道感觉不理想。一席的话,演讲质量都不错,可惜内容比较少。
Astrill VPN(付费版)
手机和电脑都好使,你懂的。
Art & Culture
谷歌的数字博物馆计划,在 TED 上听了主创人员的两次演讲,印象都很深刻,目前不是正式版,但可以下载来看看。
BTW,顺道介绍下 iOS app 的布局,建议是最常用的工具放最下方的任务栏,这样不管切换到哪页,都能第一时间打开。接下来一些常用工具,最好是全部放在第一页,且根据自己用手习惯(左利手或右利手),考虑把较常用的放在单手可操作的范围内,剩下来那些每天都用到,但是只是用一两次的,可以放到远一点的位置。如此一来,可以降低自己在单手操作时的失误率。
一些自己感兴趣,想学想提升,但是一直没怎么去弄的东西,放到第二页桌面上,经常提醒自己。人是环境的产物,这些决定是否便捷的细节,会影响你的最终是否选择该 app 和行为。
那些自己厌恶,但又忍不住想打开的 app,如游戏,可以考虑放到文件夹里,增加打开的时间成本。
此外,记得把绝大多数 app 的提醒都关闭掉,只保留极少数必须看的,如短信,微信和邮件等。
macOS 软件
TMC:Typora + Markdown
2017 年之前,我用 macOS 比较少,我的 MacBook Pro 也就是装 Windows 的命。但是 2017 年 1 月,跟开智的阳志平老师进行了一次辩论之后,我开始转型。阳老师是 **MMG 组合( macOS + Markdown + Github )**的倡导者,我是 **WWD 组合(Windows + Word + Dropbox)**的深度用户,讨论之后,发现我的模式不合适获取远期的「技术红利」。于是我选择了转型,以下是我 2017 年 1 月的构想:
之后在使用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新的模式,即但凡是处理文字,就在 Typora 里用 Markdown 语法先写,不管是日记还是笔记,插图用 iPic(付费版),然后写完后,直接复制进印象笔记存档,或者直接保存为 md 格式保存。
在文档同步方面,现在是 iCloud 和 Dropbox 的组合:
iCloud
存个人档案,尤其是照片,用云服务,彻底解决了存档问题,早到小时候照片的扫描版,新到 iPhone 拍的新图,实时同步,MacBook 和 iPhone 完全同步,非常方便。
Dropbox
继续保存一些工作文档,和团队成员共享一个账号,协同办公。再辅之以微信来讨论,Tower 来在线记录过程。
Windows软件
除了 PC 版微信、Dropbox,浏览器版 Doit, Tower, Feeldy 外,还有几个:
Xmind
用过的最好的思维导图工具,以前常用,现在不怎么用了。关键是免费版也好使。
Photoshop CS2
史上最实用的修图工具,现在免费了。
Steam
让人又爱又恨,特别是刚刚结束的打折季。我是资深游戏迷,年轻时擅长的是射击类电子竞技游戏,机缘巧合还给 RocketBoy 当过一段时间陪(ba)练(zi),现在比较偏好的是 BioShock Infinite、Portal、Half Life2、Mass Effect3、the Witcher 3、the Elder Scrolls 5 等游戏,加上 Sid Meier’s Civilization 5 等策略游戏,还有永远的 Unreal Tournament。近期推荐的游戏是 Ori and the Blind Forest,认为自己手速快,或者键盘敲不坏的请入。通关后可以试试更难的,Braid(时空幻境),还不够难,试试 The Talos Principle。
你的工作灵****感来源是什么? 🔗
1. 晨型阅读,就是早睡早起,四点多起来看书。看书时灵感会像大雨般倾泻而下。(最近忙了每天加班,夜里睡得迟,一整天状态就很差)
2. 开车听课,我去单位开车大概要走 40 分钟,其中高速 15 分钟,路上很通畅,一个人就会听 TED 和一席,还有湛庐网课,或者我自己组织的沙龙讲课的微信聊天记录(当广播听特别好),如果英文好还可以听博客里英文广播,启发也很大。
3. 实地调研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到一线去看实践者是怎么做的,总是能给我启发。
4. 社群交流,带着问题,请教达人,讨论的时候会有灵感出现。
5. 反思日记,带着一天的碎片和线索,整理脉络,反思当下,计划未来。
经验谈都在我那个几乎不更新的微信公众号里,感兴趣可以关注:nikaomeng
你的理想工作环境是怎样的? 🔗
凌晨四点,家里的书房,音乐和书架环绕,台灯下看书,写东西。
推荐一件生活利器给大家。 🔗
MIT 实验室的彭特兰教授写了本书叫《智慧社会》(其实英文直译是社会物理学),推荐阅读。我写了个读后感《 个体智慧与群体智慧 》,很潦草,但可以当导读。
本文参与了「利器社群计划」,发现更多创造者和他们的工具:https://liqi.io/community/
◇
点击 加入利器社群 ,你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利器。
我们也开了微信群,关注公众号回复「 社群 」了解更多。
◆
利器,创造者和他们的工具
网站:https://liqi.io;微博:@利器 IO
联系合作:bob@the-offline.com